企业应用AI有了路线图:首个成熟度模型发布
在2025 Inclusion·外滩大会的“洞见2035: AI驱动的产业突围与智能演进”论坛上,一个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:首个企业应用AI成熟度模型(AIM²)正式发布。这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、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联合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打造的模型,为企业如何系统化推进AI落地提供了清晰方向。
该模型将企业AI应用水平划分为五个进阶等级(L1-L5),从“单点试验”到“AI原生”,构建了一套可执行、可衡量的AI发展路径。围绕战略、组织、数据、技术、应用与商业六大维度,AIM²帮助企业精准定位自身AI成熟度,识别短板,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。
从“拼算力”到“拼数据”:AI下半场竞争的关键
随着大模型基础设施逐渐趋同,企业AI能力的较量已从“参数大战”转向更深层的“数据质量”和“场景融合”。正如AIM²课题组负责人刘少轩教授所说:“AI的上半场拼的是模型参数,下半场拼的是数据质量。”
当前,不少企业已经从“模型焦虑”转向务实落地,但仍有大量企业面临AI应用效果不佳的困境。核心问题在于——缺乏高质量、高价值的数据。没有这些数据,再强大的AI模型也难以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价值。
四大行业AI成熟度现状揭秘
AIM²课题组对金融、汽车、健康、零售四大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,揭示了各行业在AI转型中的不同特点与阶段:
金融行业:从“辅助决策”迈向“自主智能体”
金融企业数据基础扎实,但商业价值转化仍有提升空间。例如:
–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通过“数字劳动力”建设,将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能独立完成任务的智能体,实现从“保险赔付”向“风险减量”的转变。
– 兴业银行则聚焦高价值场景,构建数百个智能体,让AI真正“会做”事,而不仅仅是“会说”。
汽车行业:从“产品智能”走向“企业智能”
该行业战略和组织能力强,但数据基础相对薄弱。典型案例包括:
– 零跑汽车坚持ROI导向,通过全域自研实现软硬一体化,打造差异化体验,避免盲目追求大模型。
健康行业:发展最为均衡
健康行业在AI应用上展现出良好的均衡性,正从定制化服务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迈进:
– 乐刻运动通过AI实现“智慧门店”运营,提升资源调度效率和教练匹配精准度。
– 蚂蚁集团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则通过技术整合多方资源,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可及性。
零售行业:需从“流程优化”升级为“体验跃迁”
零售行业整体仍处于追赶阶段,亟需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体验升级:
– 欧莱雅中国通过外部AI测肤工具和内容自动化技术,快速实现产品体验的规模化提升。
企业AI转型的“运载火箭”
刘少轩教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AIM²的六大维度:“这就像一枚运载火箭——战略是指令舱,组织是推进器,数据是燃料,技术是飞控系统,应用是航行轨道,商业价值则是目标星球。”任何一个维度的短板都会影响整体进程。
未来竞争:系统性AI能力的较量
AIM²的价值不仅在于评估,更在于指导。它将复杂的AI落地过程拆解为有序阶段,帮助企业明确方向、识别瓶颈、量化回报,真正实现从“概念验证”到“规模收益”的跨越。
行业专家指出,未来企业间的AI竞争将是系统性能力的竞争。只有将AI深度融入核心价值链,才能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,完成从“技术采纳者”到“核心驱动者”的蜕变。
AI转型,不再是盲目的尝试,而是有章可循的战略进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