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釜沉舟?Friend砸重金推广AI穿戴设备
如果你最近乘坐纽约地铁,可能会注意到铺天盖地的白色广告——这不是某个大品牌的营销轰炸,而是一家AI初创公司Friend的“孤注一掷”。
据Friend公司CEO Avi Schiffman向媒体透露,公司在这次地铁广告投放中砸下了超过100万美元。广告覆盖了超过11,000节车厢的广告卡、1,000个站台海报,以及130块城市广告面板。像West4th Street这样的站点几乎被Friend广告“占领”。
“这是世界上首个大规模AI营销活动。” Schiffman这样形容这次广告战役。他坦言,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,甚至表示自己“已经所剩无几”。
争议产品引发公众反弹
Friend这款售价129美元的AI可穿戴设备自推出以来就饱受质疑。《连线》杂志曾刊登题为《我讨厌我的Friend》的文章,批评其持续录音和监控功能。一些地铁广告也被破坏,涂上了“监控资本主义”“去交真正的朋友”等抗议字样。
Schiffman并不否认纽约公众对AI技术的抵触情绪,甚至认为这里可能是美国最反AI的城市之一。但他表示,这种留白设计正是为了激发社会讨论,“让人们去思考AI在生活中的角色。”
高调营销背后的风险
从营销角度来看,这种高调策略颇具争议。一方面,大规模视觉曝光确实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;但另一方面,在产品本就面临隐私争议的情况下,如此高调推广可能适得其反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Friend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单一渠道,而产品本身的市场接受度仍不明朗。这种“All in”的方式虽然在科技初创圈并不少见,但一旦失败,可能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造成严重打击。
AI推广的两难困局
Friend的广告战役也折射出AI初创公司在当前环境下推广产品的艰难处境:如何在公众对AI日益警惕的氛围中赢得信任?
Schiffman选择正面迎战争议,而不是回避。这种策略是否奏效,仍需时间检验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单靠广告轰炸,恐怕难以解决AI产品最核心的信任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