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30篇!AI论文代写黑产浮出水面
央视《财经调查》栏目近日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灰色产业链:一些机构打着“论文编辑”的旗号,实则利用AI工具和模板批量“生产”学术论文,效率之高、规模之大令人咋舌。
在武汉,一家名为武汉欢之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企业被曝光。他们高薪招聘所谓的“文字编辑”,实际上并不需要真正的学术功底。公司唐主管坦言,他们的工作流程是“组稿 + AI”,几乎不需要深入的人工写作,全靠模板和工具批量操作。一位“写手”甚至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法学、学前教育、计算机等多个毫不相关领域的论文,专业跨度之大,令人瞠目结舌。
模板+AI=论文工厂
另一家被曝光的公司是武汉瑞杰学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。这里的沈主管更加直白:“我们一天可以出30篇论文。”他们的“生产秘诀”在于熟练使用AI工具和公司模板。员工只需将资料填入既定结构,稍作润色和排版,就能迅速完成一篇“像模像样”的论文。
这种“论文工厂”式的操作,不仅降低了学术门槛,更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和科研诚信。随着AI技术的普及,这种灰色产业正变得愈发隐蔽和高效。
AI不是罪,滥用才是
AI本身并非罪魁祸首,它在科研、写作、翻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但当它被用于批量制造虚假内容、替代原创思考时,就变成了学术腐败的温床。
这场曝光不仅揭开了论文代写行业的冰山一角,也敲响了关于AI伦理和学术监管的警钟。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,防止其被滥用,将成为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