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收创新高,利润却下滑——特斯拉的转型阵痛
北京时间10月23日,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,交出了一份“喜忧参半”的成绩单:季度营收达到280.95亿美元,同比增长11.57%,创下历史新高。然而,净利润仅为13.73亿美元,同比大幅下滑36.81%。在销量增长与成本压力并存的背景下,特斯拉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。
但在这场财报电话会上,CEO埃隆·马斯克(Elon Musk)并未过多纠结于短期财务表现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—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。他坚定地宣称:“特斯拉是现实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,没有哪家公司能做到我们正在做的事。”
这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场全面的战略转向。
FSD迎来重大突破,Cybercab明年二季度启动生产
特斯拉AI战略的核心之一,正是其全自动驾驶系统(FSD)。本月,特斯拉已向北美用户推送 FSD 14.1 版本,被业内广泛视为“过去一年中最重磅的更新”。这一版本显著提升了车辆在复杂城市道路中的自主决策能力,标志着人工智能真正开始“走进物理世界”。
马斯克表示,随着技术路径日益清晰,特斯拉对大规模部署无人驾驶的信心空前增强。“以前我们还不确定方向,所以不敢贸然扩产;现在,我们有了明确的路线图。”他透露,备受期待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Cybercab 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。
更令人振奋的是,特斯拉首席财务官 Vaibhav Taneja 表示,公司正积极争取在中国、欧洲等关键市场获得FSD测试许可,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构建Robotaxi网络。
马斯克预测,到2025年底,奥斯汀大部分区域将不再需要安全驾驶员,Robotaxi服务有望在8到10个主要都市圈上线。但他也强调,部署过程将“极为谨慎”:“哪怕只出一次严重事故,就会成为全球头条新闻。”
值得肯定的是,根据特斯拉最新发布的安全报告,启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,每行驶636万英里才发生一次事故,远低于美国全国平均水平的每70万英里一次。
Optimus V3即将亮相:人形机器人要成“全球销量冠军”?
如果说FSD和Cybercab是特斯拉的“近未来”,那么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则承载着马斯克对“终极自动化”的想象。
在电话会上,马斯克宣布:第三代Optimus(V3)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亮相。他表示,这款机器人“几乎看起来像一个穿着机器人外壳的人类”,动作更自然、反应更智能,并预计未来可能成为“全球销量最大的产品”,年产量目标高达100万台。
不过,他也坦承挑战巨大:“机器人的手和前臂是工程上的噩梦。”从机电一体化到灵巧操作,手部结构的复杂度远超身体其他部分。此前有报道称,第二代Optimus曾因手部设计难题而暂停生产。
为实现真正落地,马斯克强调必须打造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闭环。他透露,一旦V3原型机发布,特斯拉将在2026年底前启动量产线,推动Optimus进入家庭与工业场景。
马斯克的控制权之争:用“机器人军队”说服股东
电话会临近尾声时,话题转向了一个敏感议题——马斯克的薪酬方案与投票权问题。特斯拉高管呼吁股东在即将到来的11月6日股东大会上支持马斯克的新薪酬计划。
对此,马斯克以“机器人军队”作比,解释自己为何需要更强的影响力:“如果我们真要组建这支机器人大军,我必须对它有足够的掌控力——不是绝对控制,而是足够强大的影响力。”
他半开玩笑地说:“要有足够的投票权来推动事情前进,但也不能太多,否则哪天我疯了,公司还能把我解雇。”
这句话虽带调侃,却道出了他对特斯拉未来的深切投入。在他看来,AI与机器人不仅是技术方向,更是决定公司命运的战略核心。
特斯拉正在下一盘大棋。从FSD到Cybercab,从Optimus到全球Robotaxi网络,这家曾经以电动车颠覆行业的公司,正试图用人工智能重塑整个现实世界。利润或许暂时承压,但马斯克的目标,早已超越了汽车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