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加

AI设计革命来了!Figma豪购Weavy,推出“节点式”创作新范式


Figma的野心不止于协作:一场关于AI设计未来的豪赌

如果去年你还认为AI设计不过是“输入文字,生成图片”的简单操作,那现在是时候刷新认知了。Figma——那个几乎每个产品设计师都离不开的协作工具——刚刚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:它收购了以色列AI生成新锐公司 Weavy,并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牌:Figma Weave

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补强,而是一次战略跃迁。Figma 正在从“设计协作平台”向“AI原生创意操作系统”全面进化。

节点式AI:把设计师变成“创意DJ”

Weavy 最令人惊艳的地方,不是它能生成多好看的图,而是它重新定义了AI创作的方式——节点式工作流(node-based workflow)

想象一下:你在一块无限画布上,像搭积木一样连接不同的AI模型。先用 Flux 生成一张产品主视觉,再接入 SoraGoogle Veo 制作动态视频片段,接着通过 Seedance 调整光影与材质,最后用提示词层层细化色彩、角度和构图。每一步都以可视化的“节点”呈现,支持分支、回溯、混音和迭代。

这不再是一个“生成-下载-导入-调整”的繁琐流程,而是一场流畅的“探索→精修→定稿”闭环创作。Figma CEO Dylan Field 形象地比喻:“它让AI真正成为设计师手中的‘创意乐器’。” 在易用性与专业控制之间,Weavy 找到了罕见的平衡。

独立运营,深度整合:Weavy的双轨战略

尽管被收购,Weavy 目前仍将作为独立产品继续运营。但长远来看,它的技术将逐步融入全新的 Figma Weave 品牌,并与 Figma 主平台打通。

这意味着什么?未来,你可能在 Figma 文件中直接调用 AI 生成能力——无论是静态图像还是动态视频,都能实时生成、编辑、嵌入原型或演示文档。AI 不再是外挂工具,而是设计流程的原生部分

一家成立一年就被收购的明星初创

Weavy 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。这家公司成立于2024年,总部位于创新热土特拉维夫,团队仅20人,却在短短一年内吸引了包括 Entrée CapitalDesigner FundFounder Collective 以及 Fiverr 创始人 Micha Kaufman 在内的顶级投资方,在今年6月完成了4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。

虽然此次收购金额未公开,但如此迅速被行业巨头纳入麾下,足见其技术的稀缺性与前瞻性。

行业风向已变:AI设计进入“生态整合期”

Figma 这一招并非孤例。就在本月,AI搜索明星公司 Perplexity 收购了设计平台 Visual Electric 团队;今年4月,AI设计工具 Krea 获得8300万美元巨额融资。整个行业正在从“百花齐放的单点工具”转向“平台级生态整合”。

而Figma凭借其在设计师群体中的绝对统治力,选择通过收购快速补齐AI生成短板。这不仅是为了守住产品设计领域的护城河,更是要打造一个属于AI时代的设计操作系统

在这里,创意不再是某个模型的随机输出,而是由设计师主导的、可编排、可迭代、可协作的智能流动。


当AI从“一键出图”走向“节点化编排”,设计的权力正重新回到创作者手中。
Figma Weave,或许正是我们等待已久的下一代设计工作流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