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加

双AI联手,机器人终于学会“先想后做”?谷歌DeepMind的Gemini Robotics 1.5震撼登场


机器人不再“一根筋”:迈向通用智能的新一步

过去,机器人总是给人“只会干一件事”的印象:一台机器臂专门负责搬运,另一台只能做焊接,一旦任务稍有变化,它们就束手无策。但现在,谷歌DeepMind的一项新突破,可能正在彻底改变这一现状。

他们推出的Gemini Robotics 1.5系统,首次实现了让机器人在执行任务前“思考”——也就是说,机器人不再只是机械地完成预设动作,而是能够理解任务目标、分析环境,并制定执行策略。

生成式AI走进机器人世界

生成式AI早已在图像、文本、音频等领域大放异彩,现在,它终于来到了机器人领域。谷歌DeepMind认为,生成式AI为机器人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通用性。它不再依赖于大量特定任务的训练数据,而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,快速适应新场景。

正如DeepMind机器人部门负责人Carolina Parada所说:“现在的机器人太定制化了,部署一个只能完成单一任务的机器人单元,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。”

双模型架构:一个负责想,一个负责做

Gemini Robotics 1.5的核心是一个双AI模型系统,分别负责“思考”和“执行”:

  • Gemini Robotics 1.5:这是一个视觉-语言-动作模型,能根据视觉和文本输入生成具体的机器人动作指令。
  • Gemini Robotics-ER 1.5:这里的“ER”代表具身推理(Embodied Reasoning),它更像是一个“策略大脑”,能接收任务描述和环境图像,然后生成完成任务的详细步骤。

这两个模型各司其职:ER模型负责规划路径、分析环境,甚至可以调用谷歌搜索获取更多信息;而执行模型则将这些“想法”转化为机械臂的实际动作。

举个例子:机器人也能分衣服了

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你需要机器人把一堆混杂的衣物分成白色和彩色两类。传统机器人可能需要针对这个任务重新训练,但Gemini Robotics系统则完全不同。

  1. Gemini Robotics-ER 1.5接收到“把衣服按颜色分类”的指令后,会分析当前环境图像。
  2. 它会“思考”出一个解决方案,并生成自然语言指令,比如:“先识别衣物颜色,再将白色衣物放到左侧,彩色衣物放到右侧。”
  3. Gemini Robotics 1.5接收这些指令,转化为机器人手臂的具体动作,完成任务。

整个过程几乎像人类一样自然流畅。

这意味着什么?机器人从“专用”走向“通用”

这项技术的出现,标志着机器人技术可能正在从“专才”向“通才”转型。未来,机器人将不再需要为每一个新任务重新训练,而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,快速适应新环境。

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,更是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革命性拓展。从工厂车间到家庭厨房,从仓储物流到医疗护理,具备通用能力的机器人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前路虽远,方向已明

当然,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。在实际应用中,还面临诸如环境复杂性、安全性、成本控制等挑战。但谷歌DeepMind的这次尝试,无疑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指明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。

也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能看到机器人真正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“智能助手”,而不仅仅是“执行工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