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猫AI大爆发,双十一大秀技术肌肉
今年的双十一,比以往更“聪明”。
不再是简单的打折促销,也不只是流量狂欢。2024年的这场年度购物盛宴,正被人工智能悄然重塑。而在这场变革中,天猫无疑走在了最前列。
在最新发布会上,天猫一口气推出六款全新的AI导购应用,从商品推荐到客服响应,从个性化主页到下单辅助,AI已深度嵌入用户购物的每一个环节。更令人震撼的是,这些AI模型在双十一开启首日,调用量高达150亿次——相当于每秒处理超过170万次请求。这个数字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,更是消费者对智能化服务真实需求的印证。
算力狂飙40倍,购物效率提升25%
支撑如此庞大AI调用的背后,是天猫在底层算力上的巨额投入。今年,平台整体算力提升达40倍。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系统响应更快了,页面加载几乎无延迟,推荐算法能在毫秒间完成千人千面的精准匹配。
结果显而易见:用户的购买效率提升了25%。无论是搜索商品、比价,还是完成下单,整个流程更加丝滑流畅。更重要的是,天猫将用户行为感知周期延长至10年,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和模型训练,平台能更准确地理解你的消费习惯、偏好变化,甚至预判你尚未意识到的需求。
智惠引擎上线,500亿消费券发得更准
AI不止于“懂你”,还能“帮你省”。
今年天猫推出的“智惠引擎”成为另一大亮点。这套AI决策系统对平台上500亿元的消费券发放进行了统一智能调度,根据用户行为、品类偏好、优惠敏感度等多维度数据,实现精准投放。结果如何?消费券的转化率提升了15%。
换句话说,更多人领到了真正想用的券,商家也获得了更高质量的流量。这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,也让优惠真正实现了“雪中送炭”,而非“广撒网式”的无效营销。
全行业加速AI化,电商进入智能新时代
天猫的领先并未让其他玩家停下脚步。
京东聚焦商家侧,推出一系列AI工具,帮助中小商家自动生成商品描述、优化广告投放、预测库存需求,大幅降低运营门槛;而抖音电商则持续推进“内容场智能升级”,依托巨量云图的大数据分析能力,帮助品牌挖掘爆款内容场景,精准定位目标人群,实现“种草—转化”全链路提效。
结语:AI不再是未来,而是现在
今年的双十一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销售额的攀升,更是一场由AI驱动的零售革命。从用户体验到商家运营,从推荐系统到优惠分发,人工智能已不再是概念,而是实实在在改变着每一次点击与交易。
当150亿次调用成为现实,当算力提升40倍支撑起亿级并发,我们不得不承认:智能购物的时代,已经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