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加

字节跳动的“AI双子星”:Cici出海登顶,豆包称霸国内


一个名字,两种命运:字节跳动的AI全球棋局

在AI助手的全球赛道上,一场静悄悄的扩张正在上演。一款名为 Cici 的AI应用,近期在海外多个国家的下载榜单上掀起波澜——它在墨西哥的Google Play连续一周霸榜第一,在英国的App Store免费应用榜冲进前十,并在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等多国稳居下载榜前20。它的背后,正是中国科技巨头字节跳动

而你可能更熟悉它的“兄弟”:在国内风头正劲的豆包AI助手。事实上,Cici与豆包几乎同步推出,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品牌策略——一个主攻海外,一个深耕本土。这不仅是产品发布,更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双品牌全球战略

Cici是谁?字节跳动的“隐形冠军”

尽管Cici的应用内和官网并未直接标明开发者身份,但字节跳动已在2024年向《福布斯》确认了这一“血缘关系”。从界面设计到交互逻辑,Cici与豆包如出一辙:简洁的对话框、支持文字与语音输入、具备图像生成与分析能力,还能让用户探索和使用他人创建的“智能体”(AI Agent),体验高度社交化与可玩性。

但Cici并非豆包的简单复制。它针对海外市场进行了明显的功能取舍:特别强化了数学解题能力,精准切入学生与教育场景;但与此同时,却暂未上线豆包已有的音乐生成和视频生成功能。这种“有选择的克制”,或许是字节跳动在海外红海市场中寻找差异化突破口的策略——不正面硬刚,而是以垂直能力建立认知。

双线作战:国内称王,海外突进

如果说Cici是字节跳动出海的先锋,那豆包就是国内市场的“头号玩家”。根据量子位智库的数据,豆包是目前唯一累计下载量突破1亿的国产AI助手,在新增下载量、日活跃用户等关键指标上,均领先于Kimi、DeepSeek、腾讯元宝等一众对手。

而在海外,Cici则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战场。ChatGPT、Google Gemini、Anthropic的Claude早已占据心智高地,技术成熟、生态完善。Cici的崛起,更像是在缝隙中寻找机会——它选择在东南亚、拉美等AI渗透率尚低的新兴市场率先发力,凭借本地化体验和精准功能快速获客。

Sensor Tower数据显示,过去三个月,Cici在印尼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墨西哥、英国等国持续进入下载榜前列,覆盖亚、欧、拉美三大区域,展现出字节跳动全球化AI布局的广度。

为何要“一分为二”?双品牌的深层逻辑

字节跳动为何不直接用“豆包”打天下,而要另起炉灶推出Cici?答案藏在三个关键考量中:

  1. 品牌本地化:“豆包”这一中文名字对海外用户而言缺乏意义,甚至可能引发认知障碍。而“Cici”发音轻快、易于记忆,更具国际亲和力。
  2. 产品定制化: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巨大。欧美用户重视隐私与合规,东南亚用户偏好轻量化与娱乐性,Cici的独立品牌为功能调整提供了更大灵活性。
  3. 风险分散:在地缘政治敏感的当下,双品牌策略能有效降低监管风险,避免因单一品牌问题波及全球业务。

高下载量背后,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

亮眼的下载数据只是第一步。真正的考验在于:用户是否愿意留下来?是否愿意深度使用?

目前,Cici和豆包在移动端表现强劲,但在Web端的竞争力明显不足。相比之下,DeepSeek等对手在桌面端体验更成熟,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专业用户。对于需要长文本处理、多任务协作的高阶用户而言,Web端的缺失可能成为使用门槛。

此外,商业化路径仍不明朗。无论是订阅制、API收费,还是广告或作为流量入口,AI助手尚未找到普适的盈利模式。如何将数千万下载转化为可持续收入,是字节跳动与其他玩家共同面临的难题。

从工具到平台:AI助手的未来演进

行业趋势显示,AI助手正从“会聊天的机器人”进化为多功能智能平台。谁能构建丰富的智能体生态、实现多模态交互、深度集成第三方服务,谁就更有可能赢得未来。

Cici聚焦数学解题的策略,或许正是其向教育垂直领域切入的信号。在海外,学生群体对AI辅导工具需求旺盛,这可能成为Cici建立用户粘性的关键场景。

结语:下载榜只是起点,长跑才刚开始

Cici在多国登顶下载榜,无疑证明了字节跳动在全球AI市场的强大执行力。但这只是序幕。真正的竞争,将在用户留存、场景深化、生态构建和商业变现的长期赛道中展开。

无论是Cici还是豆包,它们都承载着字节跳动在AI时代的核心野心。国内外市场迥异,没有一种模式可以通吃全球。谁能更懂本地用户,谁能更快迭代进化,谁才有可能在这场AI助手的全球马拉松中,最终领跑。